構建智能電網為智慧城市添助力,多用戶電表作為能源互聯網基礎數據統計的重要來源之一,近幾年的使用量大幅增長。除了國家電網傳統計量外,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方向,有電力需求側管理、能效管理、建筑分項計量、四表集抄等等,那多用戶電表在智能電網高速發(fā)展下,多用戶電表怎樣抓機遇了?
生活節(jié)奏加快的互聯網時代下,電表行業(yè)逐漸呈現出新的模式,與互聯網的合作也越來越緊密。互聯網的基礎就是數據,多用戶電表未來的合作機制和商業(yè)模式都是圍繞大數據而生。數據即基礎,這是表計的天然優(yōu)勢和歷史使命。通過對多用戶電表數據的采集、分析和挖掘,進行設備優(yōu)化和提升,后產生價值……這一系列過程中,人與電力設備的海量數據進行的“有效溝通”,就是互聯網化有價值的環(huán)節(jié),也是多用戶電表設備能力的延伸。使用數據分析的主體,對能源的認知層次和能力都比較高,這些主體未來都迫切需要的數據。對于電表行業(yè)來說,未來低成本的數據接入將成為常態(tài),如何讓用戶覺得數據接入是物超所值的一件事情呢?答案只有服務。服務也是一個內涵和外延都比較寬的概念,不僅僅要有讓客戶眼前一亮的招式,同時基本功也必須扎實和穩(wěn)定,比如數據采集及時性、有效性和準確性、海量數據處理等等。
通過以上分析,多用戶電表不論是產品模式創(chuàng)新,還是經營模式的改變,以合適的產品提供給合適的用戶才是重中之重。智能電網下,多用戶電表將發(fā)揮它的產品優(yōu)勢,為提供、真實的數據而活躍在電表市場。誰的數據服務能力強,未來誰就有發(fā)言權。